1.對刀裝置的種類
數控加工中心所使用的對刀裝置種類很多,從其功用上可劃分為以下幾種類型。
(1)測量類包括百分表、千分表、杠桿表。主要用于確定工具及夾具定位基準面的方位。
(2)目測類―包括電子感應器、偏心軸、驗棒等。主要用于確定工件及夾具在機床工作臺的坐標位置。
(3)自動測量類主要包括機床的自動測量系統。
2.數控加工中心對刀裝置的使用
在機械加工中測量類普遍使用,在此不再敘述。下面介紹目測類對刀裝置的原理及使用。
(1)使用時將其夾持在主軸上,其軸線與主軸軸線重合,采用手動進給,緩慢地將標準鋼球與工件靠近,在鋼球與工件定位基準面接觸的瞬間,由機床、工件.電子感應器組成的電路接通,指示燈亮,叢而確定其基準的位置。
使用電子感應器時,是人為目測定位,隨機誤差較大,需重復操作幾次,以確定其正確位置,其重復定位精度在2pm以內。
注意:電子感應器在使用時必須小心,讓其鋼球部位與工件接觸,同時被加工工件必須是良導體,定位基準面有較好的表面粗糙度。
(2)偏心軸―偏心軸是采用離心力的原理來確定工件位置的,主要用于確定工作坐標系及測量工件長度、孔徑、槽寬等。使用過程如下。
將偏心軸夾持在機床主軸上,測定端處于下方。將主軸轉速設定在400~600r/min的范圍內,測定端保持偏心距0.5mm左右。將測定端與工件端相接觸且逐漸逼近工件端面,測定端由擺動逐步變為相對靜止,此時采用微動進給,直到測定端重新產生偏心為止,重復操作幾次,可使定位精度在3pm以內,這時根據測定端的直徑,就能確定工件的位置。在使用偏心軸時,主軸轉速不宜過高,超過600r/min時,受自身結構影響誤差較大。定位基準面應有較好的表面粗糙度和直線度,以確保定位精度。